技術改造是實現企業發展戰略、企業升級和產品結構調整的重大措施。由于涉及大宗資金投入,技改是有風險的。成功,會進一步提升企業的技術水平和市場競爭力;一旦失敗,企業可能會陷入非常被動的局面,甚至會從市場上消失。從某種意義上說,技改是決定企業興衰、生死存亡的大事,是企業當家人最關注的問題之一。
據調查,我國齒輪行業現在有些企業正在實施技術改造,還有一些企業計劃進行技術改造,有的企業資金投入少則3000~5000萬元,多則1~5億元,主要用于購置各類齒輪加工專用設備和通用設備。據預測,2010年前,齒輪行業需要添置滾齒機3000~3500臺;磨齒機400~500臺;熱處理設備500臺;東莞齒輪批發測量中心200臺。在9萬臺的齒輪機床中,約有5萬臺服役超過20年,已經或將要報廢;余下的4萬臺普通東莞鏈輪機床其中一部分也將進行數控化改造。
如何充分利用好資金,提高技改功效,降低技改風險與成本,筆者認為,齒輪企業應抓好4大重點:
要在發展戰略指導下進行技改
所謂發展戰略,就是分析企業的現狀、行業地位和特點,希望把企業變成什么樣的企業,以及相應采取的途徑和措施。
戰略問題是企業發展的靈魂,要高瞻遠矚,要力戒浮躁和急功近利,要有“10年磨一劍”的堅忍不拔的精神。
比如:有的企業追求大而強,要成為中國重要的齒輪傳動基地,成為東莞齒輪批發行業的龍頭,或成為重型汽車變速箱領域的排頭兵;有的企業追求小而強,要成為某一部件的第一強,如成為同步器領域的龍頭等;有的企業選擇特色定位,著力打造專業化、精品化產品,形成獨有競爭優勢。
對行業龍頭企業,應進一步提高技術創新能力,全方位配套能力,要走兩頭在內,中間在外,技工貿一體化的道路,將高端技術、高端產品和用戶市場掌握在自己手里,中低端產品對外委托加工或采購。
對于中小企業,應提高技術創新能力,實現專業化、規模化發展,與龍頭企業協作配套,成為供應鏈中的一個環節。特色定位的中小型企業也可能成為世界級的企業。如日本一小型機床公司,定位于超精密加工機床生產,產品出口70多個國家。英國的Renishaw公司,專做超精密的檢測儀器,也是世界級的公司。
還要研究國內外先進齒輪企業的技術發展思路,研究現代東莞鏈輪企業的經營模式與生產模式的變革方向。要關注外資企業在中國投資的市場目標、投資力度、區域分布及對目標市場的影響;要關注整機(如工程機械)、整車(如轎車、重型卡車)和相關的鋼鐵材料、能源產業的對目標市場的影響。只有這樣,才能制定先進技改方案,實現發展戰略與技改方案的一致性,可操作性.-東莞機械齒輪有限公司
相關搜索:東莞齒輪批發|東莞聯軸器|東莞同步輪生產|東莞蝸桿|東莞蝸輪|東莞鏈輪|東莞機械齒輪有限公司